预防近视度数持续加深,通常可以通过调整用眼习惯、保持良好用眼环境以及定期检查视力等方式实现。日常生活中需注意避免过度用眼,并采取科学干预措施,以减缓近视进展速度。
1、调整用眼习惯
建议遵循“20-20-20”原则,即近距离用眼20分钟后,抬头眺望6米外的物体20秒以上。读写时应保持“一尺一拳一寸”的正确姿势,眼睛与书本距离约33厘米,避免躺着或走路时阅读。连续使用电子产品时间不宜超过40分钟,青少年儿童每天累计不超过2小时。
2、改善用眼环境
保证室内光线充足且均匀,避免在光线过强或过暗环境中用眼。使用台灯时需同时开启房间顶灯,减少明暗对比造成的视觉疲劳。课桌椅高度需与身高匹配,书本与电子屏幕的亮度需调节至适宜范围,避免屏幕反光刺激眼睛。
3、增加户外活动
每天保证2小时以上的户外活动时间,阳光中的自然光谱可刺激视网膜多巴胺分泌,有助于延缓眼轴增长。户外运动如羽毛球、乒乓球等需要视线远近切换的活动,可增强眼部调节功能。
4、医学干预措施
确诊真性近视后应及时配戴合适度数的框架眼镜,8岁以上青少年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对于近视进展过快的患者,可考虑配戴角膜塑形用硬性透气接触镜(OK镜),夜间佩戴后白天可暂时获得清晰视力。
建议每3-6个月到正规医疗机构进行散瞳验光检查,及时更新矫正方案。饮食方面可适当补充富含维生素A、叶黄素的食物,如胡萝卜、蓝莓等。若发现短期内视力明显下降或视物变形,需立即就医排查病理性近视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