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温持续偏低可能与环境因素、甲状腺功能减退、营养不良、慢性消耗性疾病等原因有关,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并注意日常保暖和营养补充。
1、环境因素
长时间处于寒冷环境或穿着过少会导致体温调节失衡。若因低温暴露引起,需立即转移到温暖环境,用毛毯包裹身体,饮用温热糖水帮助恢复体温。避免长时间接触冷水或冷空气,冬季外出时注意穿戴保暖衣物。
2、甲状腺功能减退
甲减患者基础代谢率降低,常伴畏寒、乏力等症状。需通过甲状腺功能检测确诊,确诊后可遵医嘱使用左甲状腺素钠片、甲状腺片等药物替代治疗,治疗期间需定期复查TSH指标,根据结果调整药量。
3、营养不良
长期节食或消化吸收障碍会导致热量摄入不足,影响产热功能。建议逐步增加高蛋白食物如鸡蛋、牛奶的摄入,配合复合维生素B片、葡萄糖酸锌口服溶液等营养补充剂。严重消瘦者需进行静脉营养支持。
4、慢性消耗性疾病
结核病、恶性肿瘤等疾病会导致能量过度消耗。此类患者需针对原发病治疗,如结核病患者需规范服用异烟肼片、利福平胶囊等抗结核药物,肿瘤患者需根据分型接受化疗或靶向治疗,同时加强营养支持治疗。
日常应注意监测体温变化,避免长时间空腹状态,保持每日摄入2000大卡以上热量。若体温持续低于35℃并伴有意识模糊、心率减慢等表现,需立即急诊处理,警惕低体温症导致的多器官功能衰竭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