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成年人在安静状态下的心率范围通常为每分钟60~100次。这一范围可能因年龄、身体状况及活动水平等因素有所波动,但多数情况下保持在此区间内可视为正常。
心率受多种因素影响。生理性波动如运动、情绪激动或体温升高可能导致暂时性心率加快,通常在休息后恢复。婴幼儿及儿童的心率普遍高于成人,新生儿可达每分钟120~140次,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减缓。长期进行耐力训练的运动员或健身人群,静息心率可能低于60次/分,这属于心脏泵血效率提高的表现。某些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贫血或感染发热时,也可能出现持续性心率增快。服用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则可能引起心率降低。
测量心率建议在静坐休息5分钟后进行,用手指按压桡动脉或颈动脉计数15秒的搏动次数,再乘以4获得每分钟数值。若多次测量静息心率持续低于50次/分或超过100次/分,尤其伴随胸闷、头晕等症状,应及时就诊。日常保持适度运动、规律作息和情绪稳定有助于维持正常心率,避免过量摄入咖啡因等兴奋性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