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哮喘在长期控制不佳的情况下有可能发展为肺心病,但大多数患者通过规范治疗可以有效避免这一并发症。肺心病的发生通常与慢性肺部疾病引起的肺动脉高压有关,而支气管哮喘患者若反复发作且未及时干预,可能逐步影响心肺功能。
支气管哮喘患者若长期存在气道炎症和痉挛,可能导致气道重塑、肺通气功能持续下降。随着病情进展,肺组织弹性减弱、气体交换障碍可能引发低氧血症,刺激肺动脉收缩,逐渐形成肺动脉高压。当右心长期承受过高压力时,可能出现右心室肥厚和扩张,最终发展为肺源性心脏病。
肺心病的形成需要较长时间,通常发生在未规范治疗的重度哮喘患者中。对于坚持使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如布地奈德)、长效β2受体激动剂(如沙美特罗)等控制药物,并定期监测肺功能的患者,病情稳定状态下发生肺心病的概率较低。日常需避免接触过敏原、预防呼吸道感染,出现气促加重或下肢水肿等症状时应及时进行心脏超声和血气分析等检查。
建议确诊支气管哮喘的患者在呼吸科医生指导下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通过肺功能年度评估和症状日记追踪病情变化。早期干预可显著改善预后,降低心肺并发症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