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炎患者用药时需警惕抗生素、支气管扩张剂、糖皮质激素、止咳祛痰药以及解热镇痛药的副作用。用药期间应严格遵循医嘱,避免自行调整药物剂量或疗程。
1、抗生素
部分患者使用阿莫西林、头孢克肟、左氧氟沙星等抗生素后可能出现皮疹、皮肤瘙痒等过敏反应,严重时可导致过敏性休克。此外,抗生素可能破坏肠道菌群平衡,引起腹泻、恶心等消化道症状。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还可能诱发二重感染。
2、支气管扩张剂
沙丁胺醇、特布他林等β受体激动剂可能引发手部震颤、心悸等交感神经兴奋症状。异丙托溴铵等抗胆碱药物可能导致口干、排尿困难。茶碱类药物过量使用可能引起心律失常、抽搐等中毒反应,需定期监测血药浓度。
3、糖皮质激素
布地奈德吸入剂可能引发口腔念珠菌感染,使用后需及时漱口。长期口服泼尼松可能造成血糖升高、骨质疏松等代谢异常。突然停药可能诱发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需遵医嘱逐渐减量。
4、止咳祛痰药
右美沙芬等中枢性镇咳药可能抑制咳嗽反射,导致痰液蓄积。氨溴索等祛痰药可能刺激胃黏膜引发恶心。复方制剂中的麻黄碱成分可能升高血压,高血压患者需慎用。
5、解热镇痛药
对乙酰氨基酚过量可能造成肝损伤,布洛芬可能引起消化道出血。这些药物可能掩盖病情,连续使用不宜超过3天。肾功能不全者需调整剂量,避免与其他含同类成分的感冒药联用。
用药期间应密切观察是否出现呼吸困难、严重皮疹或心悸等异常反应。建议记录用药时间与症状变化,避免饮酒及食用刺激性食物。若出现持续性呕吐、黄疸或心律不齐等严重副作用,需立即停药并就诊。特殊人群如孕妇、肝肾功能异常者需提前告知医生用药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