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原体感染是否具有传染性需根据具体类型判断。多数情况下,肺炎支原体感染存在传染性,而部分支原体如人型支原体在特定条件下可能传播,但传染性相对较低。
肺炎支原体感染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例如咳嗽、打喷嚏时产生的含病原体颗粒被他人吸入。感染者常出现发热、干咳、咽痛等症状,在幼儿园、学校等密闭环境中易引发聚集性传播。生殖支原体则属于性传播疾病病原体,可通过无保护性接触传播,可能引起尿道炎、宫颈炎等泌尿生殖系统炎症。人型支原体通常寄生于人体泌尿生殖道,当机体免疫力下降时可能致病,但直接人际传播概率较低。
预防支原体感染需根据类型采取针对性措施。肺炎支原体流行期间应佩戴口罩,保持室内通风,避免接触咳嗽患者。生殖支原体感染需注意安全性行为,出现尿频、尿痛等症状应及时就诊检测。治疗方面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奇霉素片、多西环素片等抗生素,规范用药可有效控制病情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