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原体检查通常包括病原体培养、血清学检测、分子生物学检测等项目,具体需根据临床情况选择。支原体属于微生物,感染可能引发呼吸道或泌尿生殖系统疾病,明确诊断对治疗有重要意义。
1、病原体培养
通过采集咽拭子、痰液或泌尿生殖道分泌物等标本,在特殊培养基中进行支原体分离培养。该方法特异性较高,但培养周期较长,通常需要5-7天才能获得结果,适用于病原体鉴定和药敏试验。
2、血清学检测
通过检测血液中支原体特异性抗体如IgM、IgG来判断感染情况。颗粒凝集试验、补体结合试验是常用方法,抗体滴度升高4倍以上具有诊断价值。此方法适用于感染后2-3周的回顾性诊断,但不能区分既往感染和现症感染。
3、分子生物学检测
采用PCR技术检测样本中支原体DNA,具有高灵敏度和特异性,可在感染早期快速检出病原体。实时荧光定量PCR还能进行病原体载量分析,适用于呼吸道分泌物、尿道拭子等多种标本类型。
出现持续咳嗽、发热或尿路刺激症状时,建议及时到感染科或呼吸科就诊。医生会根据临床表现、流行病学史选择合适的检测组合,部分情况下可能需要联合多种检查方法以提高诊断准确性。所有检测标本均需规范采集,避免污染影响结果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