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原体感染的发生与机体免疫力存在一定相关性。免疫力水平可能影响感染后的症状表现及疾病进展速度。
免疫力较低的人群更容易发生支原体感染。当机体处于疲劳、营养不良或患有免疫缺陷疾病时,呼吸道黏膜屏障功能减弱,支原体更容易黏附在呼吸道上皮细胞表面。此时病原体可快速增殖并释放毒性代谢产物,引发咳嗽、发热等典型症状,严重者可能发展为肺炎。对于这类人群,病程往往持续时间较长,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支气管痉挛等并发症。
正常免疫状态下感染支原体时,多数人仅表现为轻微的上呼吸道症状,如咽痛、鼻塞等,部分感染者甚至没有明显临床表现。这是由于免疫系统能够及时产生特异性抗体,通过吞噬细胞清除病原体。但需注意,即使免疫力正常,在支原体载量过高或反复暴露的情况下仍可能发病。
日常保持均衡营养、规律作息和适度运动有助于维持正常免疫功能。若出现持续干咳、反复低热等症状超过一周,建议及时到呼吸内科就诊。确诊为支原体感染后,应在医生指导下规范使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避免擅自中断疗程导致病情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