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疮疼痛剧烈时,一般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外用药物、口服药物或栓剂类药物缓解症状,如复方角菜酸酯乳膏、地奥司明片、普济痔疮栓等。不同药物的作用机制和适用情况存在差异,需根据具体病情遵医嘱选择。
1、外用药物
痔疮疼痛通常与局部充血、炎症反应有关,外用药物可直接作用于患处缓解症状。例如复方角菜酸酯乳膏具有抗炎、消肿作用;马应龙麝香痔疮膏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高锰酸钾洗剂稀释后坐浴可清洁皮肤并减轻疼痛。使用时需注意局部清洁,避免继发感染。
2、口服药物
地奥司明片可降低血管通透性,缓解肛门肿胀疼痛;草木犀流浸液片通过抗炎作用减轻组织水肿;布洛芬缓释胶囊等非甾体抗炎药可短期用于镇痛。需注意口服药物可能引起胃肠道不适等副作用,不宜长期服用。
3、栓剂类药物
普济痔疮栓含有中药成分能清热止血;化痔栓可收敛止痛;复方角菜酸酯栓通过形成保护膜减少摩擦刺激。使用时需确保正确置入肛门内,避免栓剂滑脱影响疗效。若出现肛门灼热感应暂停使用并及时就诊。
痔疮急性发作期除药物治疗外,建议保持大便通畅,避免久坐久站。若疼痛持续加重或伴有出血、脱出等症状,需及时到肛肠科就诊,必要时需进行胶圈套扎或手术等治疗。自行用药可能掩盖病情进展,特别是合并凝血功能障碍或糖尿病患者更应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