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疮出血后的正确清洁方法主要包括温水坐浴、轻柔擦拭、保持干燥、使用清洁剂以及及时更换衣物等,需避免过度摩擦和刺激,以防加重出血或继发感染。以下为具体操作建议:
1、温水坐浴
清洁前可用35-40℃的温水坐浴10-15分钟,既能软化残留粪便,又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坐浴后需用干净毛巾轻轻蘸干水分,避免用力擦拭导致痔核表面破损。
2、轻柔擦拭
排便后选择无香精、无染色的纯棉湿巾或柔软纸巾,从前往后单向擦拭肛门区域。若出血量较多,可改用按压方式吸除血迹,减少对痔疮黏膜的机械性摩擦。
3、保持干燥
清洁完毕后可用吹风机调至低温档,距离皮肤20厘米以上吹干肛周。潮湿环境易滋生细菌,保持干燥有助于预防继发感染,促进破损血管修复。
4、使用清洁剂
出血期间可用0.9%生理盐水冲洗肛周,或遵医嘱使用含碘伏的医用棉球消毒。避免使用肥皂、酒精等刺激性清洁产品,以免加重局部水肿和疼痛。
5、及时更换衣物
被血渍污染的贴身衣物需立即更换,选择纯棉透气的内裤并每日高温消毒。长时间接触血液可能增加细菌繁殖风险,建议搭配使用一次性护理垫。
痔疮出血期间应避免久坐久蹲,每次排便时间控制在5分钟内。若出血呈喷射状或持续超过3天,需及时到肛肠科进行肛门镜检查。清洁过程中发现痔核脱出,需立即停止操作并采用膝胸卧位帮助回纳,切勿强行推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