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疮晚期主要表现为痔核脱出、出血、肛周皮肤湿疹样改变及血栓性外痔形成等症状,通常属于III度或IV度内痔。其形态特征与局部血管扩张、组织增生及慢性炎症刺激有关,可能伴随明显的组织损伤和功能障碍。
1、痔核脱出
晚期内痔患者在排便时痔核会脱出肛门外,且无法自行缩回,需用手托回或长期暴露在外。脱出痔核表面可见黏膜充血、糜烂,严重时可能发生嵌顿,导致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2、出血
扩张的痔静脉在排便时受粪便摩擦易破裂,出现鲜红色滴血或喷射状出血,长期失血可能引发贫血。出血量常与痔核体积、破裂程度呈正相关。
3、肛周皮肤湿疹样改变
反复脱出的痔核导致肛门闭合不全,肠液外渗刺激皮肤,引发肛周潮湿、瘙痒,皮肤可能出现苔藓样变、皲裂或继发感染。
4、血栓性外痔形成
晚期混合痔可能在外痔部分形成紫色硬结,触痛明显,此为皮下静脉丛血栓形成所致,急性期常伴剧烈疼痛和局部肿胀。
痔疮晚期患者应及时到肛肠科就诊,通过肛门镜等检查明确病情。治疗需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血栓剥离术等外科手段,术后注意保持肛周清洁,避免久坐久站,通过高纤维饮食预防便秘,降低复发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