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分子激光手术后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夜间眩光,但多数情况会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减轻。该症状的发生通常与个体差异、手术设计或术后恢复等因素相关,需结合具体情况分析。
夜间眩光可能与瞳孔大小有关。部分患者暗环境下瞳孔直径超过激光治疗区域,导致光线通过未矫正的角膜区域时发生散射,从而出现眩光现象。这种情况在术前瞳孔较大或手术光学区设计较小时更为常见。此外,术后角膜组织愈合过程中可能产生轻微不规则表面,这种高阶像差的增加会影响夜间视觉质量。随着角膜修复逐渐完成,约3-6个月后大多数患者眩光症状会明显缓解。
对于术后持续存在的严重眩光,需排查角膜瘢痕、偏心切削等并发症。通过波前像差检查可客观评估视觉质量,必要时可考虑二次增效手术进行修正。建议患者术后严格遵医嘱使用人工泪液,避免揉眼等可能影响角膜愈合的行为。选择正规医疗机构、完善术前瞳孔直径测量和角膜形态评估,能有效降低眩光发生风险。若术后6个月眩光仍未改善,应及时到眼科进行专业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