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胆固醇高与肥胖症之间存在密切关联,可能与脂肪组织代谢异常、胰岛素抵抗以及遗传因素等原因有关。肥胖症患者常伴随血脂异常,其中总胆固醇升高较为常见。
1、脂肪组织代谢异常
肥胖症患者体内脂肪组织,尤其是内脏脂肪过度堆积,导致脂肪细胞代谢异常。脂肪细胞会释放大量游离脂肪酸进入肝脏,促进肝脏合成极低密度脂蛋白,进而转化为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同时脂肪组织分泌的炎症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α,会干扰胆固醇的正常代谢途径。
2、胰岛素抵抗
肥胖症常伴随胰岛素敏感性下降,胰岛素抑制肝脏合成胆固醇的作用减弱。此时肝脏羟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还原酶活性增强,胆固醇合成增加。同时胰岛素抵抗会降低脂蛋白脂肪酶活性,减少低密度脂蛋白受体表达,导致胆固醇清除受阻。
3、遗传因素
部分肥胖症患者存在基因多态性,如载脂蛋白E基因ε4等位基因,可同时导致脂肪代谢紊乱和胆固醇水平升高。家族性混合型高脂血症等遗传性疾病,可能表现为肥胖与胆固醇升高的共同表型。
对于肥胖合并高胆固醇血症的治疗,需采取综合干预措施。在医生指导下可选用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匹伐他汀等药物调节血脂。同时建议控制每日总热量摄入,减少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的摄取,每周进行150分钟以上中等强度有氧运动。肥胖患者应定期监测腰围、体重指数和血脂水平,若生活方式干预效果不佳,应及时就医进行专业评估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