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骨神经痛和梨状肌综合征的区别主要在于病因、症状表现、诊断方式以及治疗方法等方面。两者均可能引起下肢放射性疼痛,但具体机制和干预手段存在差异。
坐骨神经痛多由腰椎间盘突出、腰椎管狭窄等脊柱病变直接压迫坐骨神经根引发。典型症状表现为从腰部向臀部、大腿后侧直至足部的放射性疼痛,常伴随下肢麻木或肌力下降。查体可见直腿抬高试验阳性,影像学检查可发现腰椎结构异常。治疗需针对原发病,如使用塞来昔布胶囊、甲钴胺片等药物,配合腰椎牵引或微创手术。
梨状肌综合征则因梨状肌痉挛、肿胀或解剖变异卡压坐骨神经外周段所致。疼痛主要集中在臀部,呈深部钝痛或灼烧感,久坐后加重,查体时梨状肌紧张试验阳性但直腿抬高试验多为阴性。MRI检查可见梨状肌水肿增粗。治疗以局部热敷、超声引导下封闭注射(如醋酸泼尼松龙注射液)、梨状肌拉伸训练为主,必要时行肌肉松解术。
若出现下肢放射性疼痛,建议尽早就诊骨科或疼痛科。医生通过详细查体、影像学检查及神经电生理检测可明确诊断,根据病因选择针对性治疗方案。日常需避免久坐久站,注意腰部及臀部保暖,急性期减少剧烈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