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骨神经痛的严重程度需结合疼痛表现、伴随症状及神经功能损伤情况综合判断。若疼痛剧烈且持续加重,或出现下肢无力、感觉减退等表现,可能提示病情较重,需及时就医。
疼痛强度和持续时间是判断的重要指标。轻度疼痛可能仅影响日常活动,而重度疼痛常导致无法行走或睡眠,疼痛持续时间超过3个月则可能转为慢性。通常用0到10分的视觉模拟评分法评估,7分以上需警惕。伴随症状如单侧下肢麻木、肌肉萎缩、反射减弱或消失,可能提示神经受压严重。若出现大小便失禁或鞍区感觉异常,需警惕马尾综合征,属于急症。
神经功能损伤程度可通过查体初步判断。跟腱反射减弱提示骶1神经根受累,足背伸无力可能与腰5神经根相关。肌电图和神经传导检查能客观评估神经损伤程度。影像学检查如MRI可明确椎间盘突出或椎管狭窄的严重程度。
日常需避免久坐、弯腰负重等诱因,疼痛急性期应卧床休息。若保守治疗3个月无效,或出现进行性神经损伤表现,需考虑手术治疗。建议尽早就诊骨科或疼痛科,通过规范检查和治疗控制病情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