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23岁心理焦虑如何自我调节

黄国明 心身医学科 副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甲

心理焦虑的自我调节方法通常包括调整生活方式、呼吸放松训练、建立社会支持系统等,若症状持续加重需及时就医。对于23岁的年轻人,掌握科学的自我调节方式有助于缓解焦虑情绪,恢复心理健康。

1、调整生活方式

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避免熬夜或作息紊乱。每日保证7~8小时睡眠,睡前避免使用电子产品。饮食上减少咖啡因、酒精摄入,适当补充富含维生素B族的食物如燕麦、坚果,有助于稳定神经系统功能。每周进行3~4次有氧运动,如慢跑、游泳等,每次持续30分钟以上,能促进内啡肽分泌改善情绪。

2、呼吸放松训练

在焦虑发作时采用腹式呼吸法,用鼻子缓慢吸气4秒,让腹部隆起,屏息2秒后通过嘴巴缓慢呼气6秒,循环练习5~10分钟。可配合渐进式肌肉放松,从脚部开始依次收紧-放松各肌群,每次训练20分钟。每日坚持练习能降低交感神经兴奋性,使心率、血压回归正常水平。

3、建立社会支持系统

与家人、朋友分享感受,每周保持至少2次深度交流。参与兴趣社团或志愿者活动,通过帮助他人获得价值感。当自我调节效果有限时,可联系心理咨询师进行认知行为治疗,学习更专业的情绪管理技巧。

如果通过上述方法调节2-4周后,仍存在持续性心慌、失眠、注意力下降等症状,或出现回避社交、自我否定等行为,建议到精神心理科就诊。医生会通过专业评估判断是否需要结合药物治疗,如舍曲林、帕罗西汀等抗焦虑药物。切忌自行服用镇静类药物,以免形成药物依赖。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