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岁老年人科学补钙预防骨质疏松,通常可通过饮食调整、钙剂补充、维生素D补充、适当运动以及定期检查等方法实现。这些措施需要综合进行,并根据个体情况在医生指导下调整。
1、饮食调整
日常可多摄入高钙食物,如牛奶、酸奶、豆腐、虾皮及深绿色蔬菜等。牛奶每100ml约含100mg钙,豆腐中的钙吸收率较高。同时需注意避免一次性摄入过多高纤维食物,以免影响钙质吸收。
2、钙剂补充
对于饮食摄入不足者,可在医生指导下选用碳酸钙、柠檬酸钙等钙剂。碳酸钙需随餐服用以促进吸收,而胃酸分泌不足者更适合柠檬酸钙。
3、维生素D补充
每天可通过晒太阳15-30分钟促进皮肤合成维生素D,同时适量食用海鱼、蛋黄等食物。建议老年人每日补充800-1000IU维生素D3,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维生素D滴剂。
4、适当运动
进行负重运动如快走、太极拳等,每周3-5次,每次30分钟。抗阻训练如弹力带练习可增强骨骼强度,平衡训练能降低跌倒风险。运动强度需循序渐进,避免剧烈运动引发骨折。
5、定期检查
建议每年进行骨密度检测,重点关注腰椎和髋部T值变化。对于已出现骨量减少者,需遵医嘱进行药物干预。同时监测血钙、尿钙及肾功能指标,及时调整补钙方案,防止钙过量引发肾结石等问题。
日常生活中需注意避免高盐饮食,限制每日盐摄入量不超过5g,因钠排泄会增加钙流失。同时戒烟限酒,减少咖啡因摄入。若出现腰背疼痛、身高缩短或轻微碰撞后骨折等情况,应及时就诊进行专业评估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