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型流感的症状主要包括高热、咳嗽、肌肉酸痛、乏力以及头痛等。具体症状可能因个体差异有所不同,若出现相关表现建议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高热
甲型流感患者通常会出现突发性高热,体温可在数小时内迅速上升至38℃以上,部分患者体温可达39-40℃,且可能持续3-5天。发热时可能伴随寒战、面色潮红等表现。
2、咳嗽
多数患者会出现阵发性干咳,随着病情发展可能转为有痰咳嗽。咳嗽症状在发病初期可能较轻,但会逐渐加重并影响正常呼吸,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咽喉肿痛、声音嘶哑等伴随症状。
3、肌肉酸痛
全身性肌肉酸痛是典型症状之一,以背部、四肢大肌群最为明显。患者常自觉肢体沉重无力,活动时疼痛加剧,这种酸痛感可能持续至退热后仍不缓解。
4、乏力
患者会感到显著的体力下降和疲倦感,日常活动即可引发明显疲劳。严重时可能出现嗜睡、精神萎靡等全身性虚弱表现,恢复期乏力症状可能持续1-2周。
5、头痛
剧烈头痛多集中在额部或眼眶周围,可能伴随眼球胀痛、畏光、头晕等症状。头痛程度常与发热呈正相关,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恶心、呕吐等伴随症状。
出现疑似甲型流感症状时,建议及时进行病原学检测确诊。发病48小时内进行抗病毒治疗效果最佳,患者应做好隔离防护,保证充足休息,适量增加水分摄入。对于婴幼儿、孕妇、老年人及慢性病患者等高风险人群,出现症状后需立即就医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