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结石患者通常可以遵医嘱使用α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解痉药、抗生素以及中药制剂等药物进行治疗。具体用药需结合结石大小、位置以及是否合并感染等情况,在医生指导下选择。
1、α受体阻滞剂
常用药物包括坦索罗辛缓释胶囊、甲磺酸多沙唑嗪片等。这类药物通过松弛输尿管平滑肌,帮助结石排出,适用于输尿管下段结石直径小于1cm的情况。
2、钙通道阻滞剂
如硝苯地平控释片,可缓解输尿管痉挛引起的肾绞痛,常与α受体阻滞剂联用增强排石效果,但需注意可能引起面部潮红等副作用。
3、解痉药
双氯芬酸钠栓、消旋山莨菪碱片等药物能有效缓解结石移动引发的剧烈疼痛。急性发作时可采用栓剂直肠给药,但不宜长期使用。
4、抗生素
合并尿路感染时需使用左氧氟沙星片、头孢克肟颗粒等抗菌药物。用药前应进行尿培养检查,根据药敏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防止耐药性产生。
5、中药制剂
金钱草颗粒、排石颗粒等中成药具有清热利湿功效,可辅助排石治疗。需注意与西药服用间隔至少1小时,避免相互作用影响药效。
肾结石患者出现腰痛、血尿等症状时应及时就诊泌尿外科,通过超声或CT检查明确结石位置及大小。直径小于0.6cm的结石可尝试药物排石,超过1cm的结石可能需要体外冲击波碎石或手术治疗。日常需保持每日2000-3000ml饮水量,限制高草酸、高嘌呤食物摄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