腺瘤是一种起源于腺上皮组织的良性肿瘤,可发生于甲状腺、乳腺、结肠、肾上腺等多个器官。多数腺瘤生长缓慢且无恶性倾向,但部分类型可能引起局部压迫症状或存在癌变风险,需通过医学检查明确性质。
1、腺上皮起源
腺瘤由腺体或导管的上皮细胞异常增生形成,细胞分化程度较高,通常不侵犯周围组织。显微镜下可见腺泡或导管样结构,排列规则,与正常腺体结构相似。
2、常见发病部位
甲状腺腺瘤表现为颈部无痛性肿块,可能影响激素分泌;乳腺腺瘤多见于青年女性,触诊可及活动性结节;结肠腺瘤常见于肠黏膜,较大时可能引起便血或肠梗阻。
3、症状表现差异
多数腺瘤早期无明显症状,常在体检时发现。随着体积增大,可能出现局部压迫症状,如甲状腺腺瘤导致吞咽困难,肾上腺腺瘤引发高血压或激素紊乱。
4、诊断方式
超声、CT或MRI可评估肿瘤位置和大小;病理活检是确诊金标准,通过组织学检查明确细胞形态及有无异型性,帮助鉴别良恶性。
5、治疗原则
体积较小且无症状者定期观察即可;若生长迅速、有恶变倾向或引起功能障碍,需手术切除。术后需遵医嘱复查,监测有无复发或并发症。
发现身体异常肿块或相关症状时,建议及时就医完善检查。明确诊断后根据医生建议选择观察或治疗,避免自行处理或过度焦虑。日常注意定期体检,尤其是有家族史或高危因素的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