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瘙痒可能是生理性原因所致,也可能与过敏性皮肤病、感染性皮肤病、系统性疾病等病理因素有关。若症状持续或伴随其他不适,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1、生理性原因
皮肤干燥是常见的生理性瘙痒原因,尤其在秋冬季节或频繁洗澡后,皮肤屏障受损导致水分流失,易引发瘙痒。日常可涂抹保湿霜缓解,避免使用碱性过强的清洁产品。
2、过敏性皮肤病
接触尘螨、花粉等过敏原或食用海鲜等致敏食物时,组胺等炎性介质释放会刺激神经末梢引发瘙痒。患者可能出现红斑、丘疹等症状,一般可遵医嘱使用氯雷他定片、西替利嗪胶囊、地奈德乳膏等药物进行抗过敏治疗。
3、感染性皮肤病
真菌感染如体癣、细菌感染如毛囊炎等均可引起局部瘙痒,病原体代谢产物刺激皮肤神经末梢所致。伴随脱屑、脓疱等症状时,需根据感染类型选用酮康唑乳膏、莫匹罗星软膏等抗感染药物治疗。
4、系统性疾病
糖尿病引起的皮肤干燥和高糖代谢产物沉积,或肝胆疾病导致的胆盐沉积于皮肤,均可引发全身性瘙痒。需通过血糖控制、保肝利胆等对因治疗,如使用盐酸二甲双胍片、熊去氧胆酸胶囊等药物改善原发病。
若排除环境干燥等生理因素后仍持续瘙痒,或伴有皮疹、发热、黄疸等症状,需及时到皮肤科或相关专科就诊。通过血液检查、过敏原检测、皮肤镜等检查明确诊断,避免自行搔抓导致皮肤破溃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