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暑引起的头疼、恶心、想吐可通过脱离高温环境、补液解暑、物理降温、药物治疗以及重症医疗处理等方式缓解。具体处理需根据症状严重程度选择,若出现意识障碍需立即就医。
1、脱离高温环境
立即将患者转移至阴凉通风处,解开衣领或腰带帮助散热,避免继续暴露于高温环境加重不适。保持平卧或半坐姿势,减少体力消耗,同时注意观察意识状态变化。
2、补液和解暑
可少量多次饮用淡盐水或含电解质的运动饮料,补充因出汗丢失的水分和钠、钾等矿物质。避免饮用含酒精、咖啡因的饮品,以免加重脱水。可适量食用西瓜、绿豆汤等清凉食物辅助解暑。
3、物理降温
用湿毛巾擦拭额头、颈部、腋窝等血管丰富部位,或用冰袋包裹毛巾后冷敷。避免直接用冰水或酒精擦拭全身,以免刺激皮肤或诱发寒战。可配合扇风促进蒸发散热,但需控制降温速度。
4、药物治疗
若症状较轻,可遵医嘱服用藿香正气水、十滴水等中成药缓解头晕、恶心。仁丹、人丹等含薄荷、冰片的药物可辅助改善头痛。需注意药物成分过敏者慎用,不可随意加量服用。
5、重症医疗处理
若出现高热不退、意识模糊、抽搐等严重症状,需立即送医。医生可能采取静脉输注生理氯化钠溶液、氯丙嗪等药物降温,并进行心电监护、吸氧等支持治疗,防止脑水肿、器官衰竭等并发症。
中暑恢复期间应保持环境温度适宜,避免再次暴露于高温高湿环境。日常需注意防晒,外出时佩戴遮阳帽并随身携带防暑药物。若头疼、呕吐持续不缓解或伴有其他异常表现,应及时到急诊科就诊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