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人晨起背痛可能由生理性原因引起,也可能与骨关节炎、骨质疏松、强直性脊柱炎、肌肉劳损等疾病因素有关。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建议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生理性原因
夜间睡眠时长时间保持不良睡姿或床垫过软过硬,可能导致背部肌肉、筋膜处于紧张状态,晨起时出现僵硬疼痛。此类疼痛通常活动后可逐渐缓解,日常建议选择软硬适中的床垫,避免长时间侧卧或俯卧。
2、骨关节炎
随着年龄增长,脊柱关节软骨退变可能引发骨关节炎,晨起时关节滑液分泌减少可加重僵硬感。疼痛多位于胸椎或腰椎,伴随活动受限,一般需遵医嘱使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洛索洛芬钠片、氨基葡萄糖胶囊等药物改善症状。
3、骨质疏松
骨量流失导致椎体承重能力下降,可能出现晨起时脊柱区域隐痛,弯腰或久坐后加重。确诊需进行骨密度检测,治疗常需补充碳酸钙D3片、阿仑膦酸钠片,并联合骨化三醇软胶囊促进钙吸收。
4、强直性脊柱炎
该自身免疫性疾病常表现为晨起腰背僵痛超过30分钟,活动后减轻。伴随夜间翻身困难、脊柱活动度下降等症状,需通过HLA-B27基因检测及影像学诊断,治疗可选用柳氮磺吡啶肠溶片、依那西普注射液等药物。
5、肌肉劳损
长期弯腰劳作或健身过度可能造成背部竖脊肌、背阔肌等软组织劳损,晨起时乳酸堆积加重酸痛感。急性期建议休息并局部热敷,疼痛明显者可短期使用氟比洛芬凝胶贴膏,配合针灸、推拿等理疗促进恢复。
若调整睡姿、适当休息后背痛仍持续超过2周,或出现夜间痛醒、体重下降等情况,需警惕肿瘤、感染等少见病因,建议尽早就诊骨科或风湿免疫科,完善X线、MRI等检查。日常生活中注意避免久坐,适度进行游泳、瑜伽等锻炼,50岁以上人群建议每年检测骨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