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更易患阑尾炎可能与子宫增大压迫、激素水平变化、阑尾解剖位置改变等因素有关。若出现腹痛、发热等疑似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子宫增大压迫
随着孕周增加,子宫逐渐增大可能压迫阑尾及周围组织,导致局部血液循环受阻,肠道蠕动减缓,使阑尾管腔内容物排出不畅。这种情况可能引发细菌滋生和感染,从而诱发阑尾炎症反应,孕妇常表现为右下腹压痛、恶心呕吐等症状。
2、激素水平变化
妊娠期孕激素水平升高可能抑制胃肠道平滑肌收缩,减弱肠道蠕动功能,使阑尾排空延迟。同时体内免疫系统为适应妊娠状态会发生调整,可能出现暂时性免疫功能下降,导致病原体更易侵入阑尾组织引发感染。
3、阑尾解剖位置改变
妊娠中晚期增大的子宫会将盲肠和阑尾向上推移至右上腹部,使阑尾位置发生偏移。这种解剖结构改变可能导致阑尾炎症表现不典型,增加临床诊断难度,容易延误治疗时机。对于疑似病例,医生可能通过超声检查辅助判断。
孕妇若出现持续性腹痛或伴有发热、呕吐等症状,需警惕急性阑尾炎可能。临床治疗时医生会根据孕周及病情严重程度选择保守抗感染治疗或手术切除,常用药物包括头孢克肟片、阿莫西林胶囊等安全性较高的抗生素。日常需注意观察体征变化,避免自行服用止痛药物掩盖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