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炎患者能否进行牙齿矫正,通常需要根据病情严重程度以及是否得到有效控制来判断。若牙周炎处于活动期或未得到规范治疗,一般不建议直接进行矫正;若病情稳定且牙槽骨吸收不严重,经医生评估后可考虑矫正。
牙周炎活动期时,牙龈红肿、牙槽骨持续吸收,此时矫正施加的力量可能加重炎症反应,导致牙齿松动加速甚至脱落。患者需先通过龈下刮治、根面平整等基础治疗消除感染,并定期复查维护牙周健康。当牙周炎进入稳定期后,若剩余牙槽骨足以支撑牙齿移动,且牙龈无明显萎缩,正畸医生可能建议尝试矫正。但矫正过程中需密切监测牙周状况,避免过度加力或清洁不当引发复发。
建议有矫正需求的牙周炎患者优先接受系统的牙周治疗,待病情稳定6-12个月后再由口腔正畸科与牙周科医生联合会诊评估可行性。矫正期间需加强口腔清洁,使用牙缝刷、冲牙器等辅助工具,每3个月进行专业牙周维护,确保矫正安全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