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合并足癣时,日常护理需特别注意控制感染风险、保护足部皮肤以及监测血糖水平。由于糖尿病可能引发周围神经病变和血液循环障碍,皮肤破损后愈合较慢,护理不当易导致继发感染甚至溃疡。
1、抗真菌治疗
足癣由真菌感染引起,需在医生指导下规范使用抗真菌药物,如酮康唑乳膏、特比萘芬软膏等局部涂抹。避免自行使用含激素的药膏,以免加重真菌繁殖。用药期间需观察皮肤是否出现红肿、糜烂等异常反应,必要时及时复诊调整治疗方案。
2、日常足部清洁
每日用38℃左右温水清洗足部,轻柔擦干趾缝等褶皱部位,保持皮肤干燥。可选用无刺激的弱酸性洗剂辅助清洁,避免碱性肥皂破坏皮肤屏障。洗后涂抹润肤霜预防皲裂,但需避开破溃处。修剪趾甲时需平直修剪,避免损伤甲床。
3、预防继发感染
选择透气性好的棉质袜子并每日更换,鞋子需宽松柔软避免摩擦。禁止抓挠瘙痒部位,以免皮肤破损引发细菌感染。若足部出现水疱、脱皮加重或渗液,需立即就医进行创面处理,必要时联合使用抗生素治疗。
糖尿病患者需定期监测血糖水平,空腹血糖建议控制在7.0mmol/L以下,餐后2小时血糖不超过10.0mmol/L。日常应避免长时间行走或站立,每晚检查足部皮肤状态,发现异常及时到内分泌科或皮肤科就诊。治疗期间严格遵循医嘱用药,不可擅自停用降糖药物或调整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