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内障的预防需从可控病因入手,主要包括减少紫外线暴露、控制全身疾病、避免眼外伤、合理用药以及改善生活习惯等方面。以下是具体预防措施:
1、减少紫外线暴露
长期接触紫外线是白内障的重要诱因。建议外出时佩戴具有UV400防护功能的太阳镜,选择宽边帽或遮阳伞辅助遮挡阳光。高原地区、雪地及水面活动时需加强防护,避免晶状体蛋白因辐射氧化变性。
2、控制全身疾病
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会加速白内障进展。需通过规范用药、饮食控制(每日碳水化合物摄入控制在130-200g)及定期监测(空腹血糖≤7.0mmol/L,餐后2小时≤10.0mmol/L)维持血糖稳定。同时控制高血压(目标血压<140/90mmHg)可改善眼部微循环。
3、避免眼外伤
机械性眼外伤可使晶状体囊膜破裂导致继发性白内障。从事木工、电焊等职业需佩戴防护面罩,运动时使用运动护目镜。若发生眼外伤,应立即就诊处理,预防交感性眼炎等并发症。
4、合理使用药物
长期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10mg/日持续3个月)会使白内障风险增加2.3倍。慢性病患者需遵医嘱调整用药方案,必要时采用雾化吸入替代全身给药,并每半年进行裂隙灯检查。
5、改善生活习惯
吸烟者白内障发生率较非吸烟者高40%,建议逐步戒烟。增加深色蔬菜(如每日摄入菠菜300g)补充叶黄素,适量食用富含维生素C的柑橘类水果(每日200-350g)。建议50岁以上人群每年进行眼科检查,包括视力、眼压和眼底评估。
伴有虹膜炎、葡萄膜炎等眼部疾病患者需积极治疗原发病。对于从事辐射相关职业者,建议每6个月进行晶状体混浊度评估。通过多维度病因管理,可有效延缓白内障发生发展,维护视觉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