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炎的确诊一般需进行尿常规、尿培养、血液检查、影像学检查以及膀胱镜等检查项目。具体检查方案需根据病情和医生建议进行选择。
1、尿常规
尿常规是初步筛查膀胱炎的重要检查,通过检测尿液中的白细胞、红细胞、细菌等指标判断是否存在感染。若尿液中白细胞计数升高或检出细菌,提示可能存在膀胱炎症反应。
2、尿培养
尿培养可明确致病菌种类及药物敏感性,对指导抗生素选择有重要意义。通过采集清洁中段尿样本进行细菌培养,若菌落计数超过10^5CFU/ml,通常可确诊细菌性膀胱炎。
3、血液检查
血常规可评估感染程度,如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提示急性感染。C反应蛋白或降钙素原检测有助于判断是否存在全身性炎症反应。
4、影像学检查
泌尿系统超声或CT检查可排除尿路结石、膀胱肿瘤等并发症。对于反复发作或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影像学检查能帮助发现解剖结构异常或尿路梗阻。
5、膀胱镜
对于血尿反复发作或怀疑间质性膀胱炎的患者,膀胱镜检查可直接观察膀胱黏膜病变,必要时可进行活检明确病理类型。该检查属于有创操作,通常在其他检查无法明确病因时采用。
出现尿频、尿痛等膀胱炎症状时,建议及时到泌尿科就诊。医生会根据病史和初步检查结果制定个体化诊疗方案,患者需避免自行用药以免延误病情或产生耐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