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炎导致尿失禁时,通常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并接受治疗。膀胱炎引起的尿失禁可能与感染加重或合并其他泌尿系统问题有关,需通过专业检查评估病情。
膀胱炎多由细菌感染引起,当炎症刺激膀胱黏膜时,可能引发尿频、尿急等症状。若出现尿失禁,提示可能存在括约肌功能异常或感染扩散至更深组织。例如,急性膀胱炎未及时控制可能进展为肾盂肾炎,而长期慢性炎症可能导致膀胱壁纤维化,影响储尿功能。此外,尿失禁还需排除神经源性膀胱或膀胱过度活动症等合并症。
就医后,医生通常会进行尿常规、尿培养及泌尿系统超声等检查,并根据结果选择抗生素(如头孢克肟片、左氧氟沙星片、磷霉素氨丁三醇散等)控制感染。若存在排尿功能障碍,可能需联合使用缓解膀胱痉挛的药物(如琥珀酸索利那新片)或进行盆底肌训练。
若膀胱炎伴随发热、腰痛、血尿或尿失禁持续加重,应尽快就诊以避免并发症。日常需注意保持会阴清洁,避免憋尿,适当增加饮水量促进排尿。治疗期间需严格遵医嘱用药,切勿自行停药或更换药物,以免导致耐药性或病情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