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道灼烧感通常需要进行尿常规、尿培养、血液检查、影像学检查以及尿道分泌物检查等,以明确具体病因。这些检查有助于医生判断是否存在感染、炎症或其他泌尿系统异常。
1、尿常规
尿常规是初步筛查泌尿系统疾病的重要检查。通过检测尿液中的白细胞、红细胞、蛋白质等指标,可判断是否存在尿路感染或炎症。若白细胞计数升高,常提示细菌感染;红细胞增多可能与尿路结石或损伤有关。
2、尿培养
尿培养可明确致病微生物种类及其药物敏感性。医生会采集清洁中段尿样本进行细菌培养,若菌落数超过10^5CFU/ml,通常可确诊为尿路感染。该检查有助于指导抗生素选择,避免盲目用药导致耐药性。
3、血液检查
血液检查包括血常规、C反应蛋白等炎症指标检测。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提示全身性感染,血肌酐和尿素氮水平可评估肾功能是否受损,尤其适用于疑似肾盂肾炎或复杂感染病例。
4、影像学检查
泌尿系统超声能发现结石、肾积水或结构异常。对于反复发作或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可能需进行CT尿路造影或膀胱镜检查,以排除尿路梗阻、肿瘤等器质性疾病。
5、尿道分泌物检查
通过采集尿道分泌物进行涂片染色或核酸扩增检测,可筛查淋球菌、衣原体等性传播疾病病原体。该检查对伴有尿道口红肿、异常分泌物的患者尤为重要。
出现尿道灼烧感应及时至泌尿外科或肾内科就诊,根据医生建议完善相关检查。检查前需避免服用抗生素,以免影响尿培养结果。明确病因后需规范治疗,日常注意保持会阴部清洁,避免憋尿和过度劳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