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鼻血可能是生理性原因所致,也可能与鼻黏膜损伤、鼻炎或鼻窦炎、高血压等疾病原因有关,建议及时就诊查明病因。
1、生理性原因
鼻腔黏膜干燥或脆弱时容易破裂出血,常见于空气干燥、频繁挖鼻孔等情况下。这类出血通常量少且能自行停止,日常可使用生理盐水喷鼻保持湿润,避免用力擤鼻或揉搓鼻子。
2、鼻黏膜损伤
外力撞击、异物进入鼻腔或鼻部手术创伤都可能损伤血管。此类出血可能伴随局部肿胀疼痛,需立即压迫鼻翼止血。若持续出血超过15分钟,需就医进行电凝止血或鼻腔填塞处理。
3、鼻炎或鼻窦炎
炎症会导致鼻黏膜充血肿胀,反复擤鼻涕易造成血管破裂。患者常伴有鼻塞、流脓涕等症状,可遵医嘱使用布地奈德鼻喷雾剂、盐酸羟甲唑啉滴鼻液及阿莫西林胶囊等药物控制感染和炎症。
4、高血压
血压骤升时可能冲破鼻腔后部血管,这类出血常呈喷射状且难以自止。患者可能伴有头痛、眩晕等症状,需紧急就医进行降压治疗和鼻腔后部填塞,日常需规律服用硝苯地平控释片等降压药物。
若排除干燥、外伤等明确诱因后仍反复出血,建议进行血常规、凝血功能及鼻内镜检查。伴有牙龈出血、皮下瘀斑时需警惕血液系统疾病,应及时到耳鼻喉科或血液科就诊排查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