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病早期可能会出现发热、发冷等类似感冒的症状,但具体表现因人而异。由于个体差异,部分患者在潜伏期可能无明显症状,需结合暴露史综合判断。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人兽共患传染病,主要通过被患病动物咬伤或抓伤传播。早期症状通常不典型,可能出现低热、乏力、头痛、恶心等非特异性表现。随着病情进展,典型症状如恐水、怕风、吞咽困难等逐渐显现。疑似狂犬病暴露后应及时处理伤口,并立即前往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门诊规范处置。
发生可疑动物接触后,建议立即用肥皂水和流动清水交替冲洗伤口15分钟以上,使用碘伏等消毒剂进行处理。根据暴露分级,及时接种狂犬疫苗或联合使用被动免疫制剂。所有狂犬病暴露都应尽早就医评估,通过规范的暴露后预防可有效阻断病毒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