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引起的头晕目眩主要包括椎动脉型颈椎病、交感神经型颈椎病以及脊髓或神经根受压伴随的头晕等类型。若出现相关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明确具体类型。
1、椎动脉型颈椎病
椎动脉受到骨赘或突出椎间盘压迫时,可能引起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导致眩晕发作,这类头晕常与头部转动相关,可能伴随恶心、耳鸣等症状。患者可遵医嘱使用氟桂利嗪胶囊、倍他司汀片等药物改善血液循环。
2、交感神经型颈椎病
颈椎病变刺激颈部交感神经丛,可能引发血管舒缩功能障碍,导致阵发性头晕。此类头晕多伴有心悸、出汗等植物神经紊乱的表现,可以使用甲磺酸倍他司汀片等调节神经功能的药物。
3、脊髓或神经根受压伴随头晕
当颈椎病变压迫神经根或脊髓时,可能因颈部肌肉紧张影响椎动脉供血,间接引发头晕。此类情况常伴有上肢麻木、颈部活动受限等症状,必要时可通过牵引治疗缓解神经压迫。
出现持续性头晕目眩应及时进行颈椎X线、MRI等检查,明确颈椎病变程度。日常生活中需避免长时间低头,保持正确坐姿,睡眠时选择合适高度的枕头。治疗方案需根据具体病因在医生指导下制定,不建议自行服用止晕药物掩盖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