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视手术一般存在感染、干眼症、过矫或欠矫、角膜并发症、夜间眩光或光晕等安全隐患。手术方式不同,可能存在的风险也存在差异,需在专业医生评估后进行选择。
1、感染
角膜切削或切口操作可能破坏眼表防御屏障,若术后护理不当易引发细菌或病毒感染,这种情况在术后1周内发生概率较高,可能出现眼红、疼痛、分泌物增多等症状,需立即使用抗生素滴眼液干预。
2、干眼症
激光切削角膜会损伤部分感觉神经纤维,导致泪液分泌减少和泪膜稳定性下降。约30%-50%患者术后会出现暂时性干眼,表现为异物感、视疲劳,通常通过人工泪液可缓解,但少数可能持续半年以上。
3、过矫或欠矫
术前测量误差或个体愈合差异可能导致矫正度数偏离预期目标,发生率约为5%-10%,这种情况可能造成残留近视、远视或散光,严重者需进行二次增效手术或长期佩戴矫正眼镜。
4、角膜并发症
全飞秒手术可能引发角膜帽撕裂,LASIK手术存在角膜瓣移位风险。角膜基质层过度切削可能导致继发性角膜扩张,表现为进行性视力下降,发生率约0.04%-0.6%。
5、夜间眩光或光晕
瞳孔直径大于光学区时,夜间可能出现眩光、星爆状光晕等视觉异常,发生率约5%-15%,这种情况在暗环境驾驶时影响较大,通常需要3-6个月神经适应期。
进行近视手术前需完成泪膜功能、角膜厚度、瞳孔直径等20余项专业检查,排除圆锥角膜、严重干眼症等禁忌证。术后严格遵医嘱使用抗生素和激素类滴眼液,避免揉眼、游泳等可能引发感染的行为。建议选择具备角膜交联技术的医疗机构,可有效预防角膜扩张等严重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