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后跟疼是否需要影像学检查通常需要根据具体病情进行综合判断。若症状较轻且无明确外伤,可能无需立即检查;但若疼痛持续或伴随其他异常表现,则可能需要影像学辅助诊断。
脚后跟疼常见于足底筋膜炎、跟腱炎等慢性劳损性疾病,这类情况通常可通过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明确诊断。例如足底筋膜炎表现为晨起下地第一步疼痛,医生通过触诊足底筋膜压痛点和活动度测试即可初步判断,此时优先建议休息、拉伸或药物治疗,而非直接进行影像学检查。
若患者有明确外伤史(如高处坠落、重物砸伤),或出现局部肿胀畸形、无法承重等表现时,需警惕跟骨骨折可能。此时X线检查能有效显示骨折线,是首选的影像学手段。对于持续3个月以上的顽固性疼痛,MRI检查有助于鉴别跟腱变性、足跟脂肪垫炎等深层软组织病变。部分代谢性疾病如痛风性关节炎,可能需要超声检查观察尿酸盐结晶沉积情况。
出现脚后跟疼痛建议首先至骨科或足踝专科就诊,医生会根据疼痛特点、持续时间、伴随症状等进行专业评估。日常注意选择足弓支撑良好的鞋子,避免长时间赤脚行走。若疼痛影响正常生活或保守治疗2周无效,应及时复诊调整诊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