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功能减退一般会引起胆固醇升高。甲状腺激素水平下降会影响脂质代谢,导致低密度脂蛋白清除减少,从而使血液中的胆固醇水平上升。这种情况通常可通过规范治疗得到改善。
甲状腺激素对肝脏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的活性具有调节作用。当甲状腺功能减退时,受体活性降低,低密度脂蛋白无法被有效清除,导致其在血液中滞留时间延长。同时,甲状腺激素不足会减少胆固醇向胆汁酸的转化,进一步增加胆固醇的蓄积。此外,脂蛋白脂酶活性下降会影响甘油三酯的分解代谢,可能间接影响胆固醇代谢平衡。
若发现胆固醇异常升高且伴有乏力、畏寒等症状,建议及时检测甲状腺功能指标。确诊甲状腺功能减退后,遵医嘱进行左甲状腺素钠片等替代治疗,通常能使胆固醇水平逐渐恢复。治疗期间需定期复查血脂及甲状腺功能,根据检测结果调整药物剂量,同时注意保持低脂饮食和适度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