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胃肠炎早期通常会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发热等症状。病情程度不同,具体症状可能存在差异,建议及时就医检查。
1、恶心呕吐
急性胃肠炎早期因胃黏膜受炎症刺激,常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若伴有胆汁反流,可能含有苦味物质。需注意暂时禁食,避免加重胃肠负担。
2、腹痛腹泻
炎症累及肠道时,脐周或中上腹会出现阵发性绞痛,排便后疼痛可能稍缓解。腹泻多为黄色水样便,每日可达3-5次以上,严重时可能出现黏液便,需及时补充水分防止脱水。
3、发热
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胃肠炎,常伴随38℃左右的低热。若体温超过39℃或伴有寒战,需警惕严重感染可能。发热期间建议采用物理降温,并监测体温变化。
急性胃肠炎患者发病期间应选择米汤、粥类等清淡饮食,避免摄入乳制品及高纤维食物。若出现持续呕吐无法进食、尿量减少、意识模糊等脱水表现,需立即前往急诊科就诊,通过静脉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