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作为补气中药,长期服用可能引发上火、加重湿热、影响消化等副作用。由于个人体质不同,不良反应可能存在差异。
1、上火
黄芪性温,长期过量服用易导致体内阳气亢盛,出现口干舌燥、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等症状。特别是阴虚体质人群,可能出现失眠多梦、潮热盗汗等虚火旺盛表现。建议日常可搭配麦冬、菊花等凉性药材中和药性。
2、加重湿热
湿热内盛者长期服用会助长体内湿热邪气,常见头面部油腻、痤疮频发、腹胀便溏等症状。这类人群舌苔多呈黄腻状态,日常需搭配茵陈、茯苓等利湿药材,必要时需停用黄芪。
3、影响消化
黄芪质地滋腻,长期大量服用可能减弱脾胃运化功能,出现食欲减退、胃脘胀满、大便溏薄等消化不良症状。建议在饭后1小时服用,或配伍陈皮、砂仁等理气健脾药材促进吸收。
需要强调的是,黄芪作为处方药需在中医师指导下使用。正常体质人群连续服用不宜超过4周,建议每疗程结束后停药观察1-2周。用药期间出现皮肤瘙痒、呼吸困难等过敏反应需立即停药就医。孕妇及实热证患者应慎用,慢性肾病患者需严格监测肾功能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