坏死性筋膜炎的感染途径主要包括皮肤破损、手术或创伤以及血行传播等,需及时就医处理。该疾病是皮下组织和筋膜严重感染所致,与细菌侵入途径密切相关。
1、皮肤破损
皮肤完整性受损是坏死性筋膜炎最常见的感染途径。微小伤口如擦伤、蚊虫叮咬、刺伤或烧伤,都可能成为致病菌(如A组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侵入的通道。当局部处理不当或患者免疫力低下时,细菌可沿皮下组织迅速扩散,导致筋膜层广泛坏死。
2、手术或创伤
侵入性医疗操作如外科手术、深部组织穿刺术,或严重外伤如开放性骨折等,可能直接破坏深层组织的防御屏障。术后伤口护理不当、消毒不彻底等因素,可能使细菌在创伤部位大量繁殖。临床数据显示,约20%的病例与术后感染相关。
3、血行传播
其他部位感染病灶中的病原体可能通过血液循环播散至筋膜组织,这种情况常见于免疫功能低下或脓毒症患者。例如糖尿病足感染、肛周脓肿等原发感染灶的细菌,可能经血流迁徙至四肢或躯干部位引发继发性坏死性筋膜炎。
对于存在皮肤破损或创伤的人群,应及时进行规范消毒处理。若出现局部红肿热痛快速扩散、皮肤坏死或全身中毒症状,需立即到急诊科就诊。临床治疗需根据细菌培养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如头孢曲松钠、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克林霉素等进行抗感染治疗,并尽早行外科清创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