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喝酒对胃炎患者有何危害

谢正元 消化内科 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三甲

喝酒可能加重胃黏膜损伤、刺激胃酸分泌、延缓病情恢复以及增加并发症风险,因此不建议胃炎患者饮酒。

1、加重胃黏膜损伤

酒精具有直接刺激性,进入胃部后会破坏胃黏膜表面的黏液屏障,导致胃酸直接接触并侵蚀胃壁组织。长期饮酒可能使原本充血水肿的胃黏膜进一步受损,加重炎症反应,引发更严重的疼痛或出血。

2、刺激胃酸分泌

酒精可促进胃泌素释放,刺激胃壁细胞分泌过量胃酸。过多的胃酸会加剧胃黏膜自我消化,导致糜烂或溃疡形成,患者可能出现反酸、烧心等症状,甚至诱发急性胃黏膜病变。

3、延缓病情恢复

酒精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乙醛等有害物质会抑制胃黏膜上皮细胞再生,阻碍受损组织修复。部分患者饮酒后可能出现呕吐,反复呕吐产生的机械摩擦会进一步损伤食管和胃部,延长治疗周期。

4、增加并发症风险

长期饮酒会削弱胃黏膜防御能力,增加幽门螺杆菌感染风险,并可能诱发胃出血、穿孔等急症。酒精与某些治疗药物(如奥美拉唑、铝碳酸镁)可能产生相互作用,影响药效或加重肝肾负担。

胃炎患者应及时戒酒,避免摄入辛辣、过烫食物,规律进食并减少咖啡因摄入。若出现持续腹痛、黑便或呕血等症状,需立即就医进行胃镜等检查,遵医嘱使用雷贝拉唑、瑞巴派特等药物治疗,切勿自行服用止痛药掩盖病情。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