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骨质疏松如何导致持续性背痛

龚飞鹏 骨科 副主任医师

江西省人民医院 三甲

骨质疏松导致持续性背痛的原因主要包括椎体压缩性骨折、骨结构改变以及肌肉疲劳等。若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并治疗。

1、椎体压缩性骨折

骨质疏松患者的骨密度显著下降,骨小梁结构破坏,导致椎体承重能力减弱。轻微外力如弯腰、咳嗽即可引发椎体压缩性骨折,骨折部位会刺激骨膜神经末梢产生剧烈疼痛。由于骨修复能力减弱,骨折愈合缓慢,可能转为慢性疼痛。这种疼痛常在体位改变时加重,严重时甚至影响日常活动。

2、骨结构改变

随着病程进展,骨质疏松会引起椎体形态改变,如楔形变或双凹变形。这种结构改变会导致脊柱后凸畸形,使脊柱生物力学失衡,椎间盘及周围韧带承受异常应力,进而刺激痛觉神经。变形椎体还可能压迫神经根,引发放射性疼痛,疼痛范围可能扩展至胸肋部或下肢。

3、肌肉疲劳

脊柱稳定性下降迫使腰背部肌肉持续处于代偿性紧张状态。长期异常负荷会导致肌肉内乳酸堆积、血液循环障碍,最终引发肌肉疲劳性疼痛。这种疼痛在久站、久坐后尤为明显,常伴随局部压痛和活动受限,形成疼痛-活动减少-骨量丢失加重的恶性循环。

建议存在骨质疏松相关背痛的患者尽早就诊,通过骨密度检测和影像学检查评估病情。日常应注意保持正确姿势,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适度负重运动,同时保证钙和维生素D的足量摄入。疼痛发作期可采用热敷缓解症状,但需避免自行使用强效止痛药物掩盖病情。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