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效避孕药在服用前通常需要进行病史评估、血压测量、妇科检查、肝肾功能检查以及凝血功能检查等,具体检查项目需根据个人情况由医生确定。以下是常见的检查内容:
1、病史评估
医生会详细询问病史,包括是否有血栓性疾病、乳腺癌、肝脏疾病、高血压、糖尿病等禁忌证。长期吸烟、年龄超过35岁或存在心血管疾病高危因素的人群可能不适宜服用。
2、血压测量
短效避孕药可能引起血压升高,因此用药前需测量基础血压值。若血压超过140/90mmHg,通常不建议使用。用药期间还需定期监测,防止药物对血压产生不良影响。
3、妇科检查
包括乳腺触诊、盆腔超声和宫颈癌筛查。这些检查有助于排除乳腺肿块、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等病变,同时评估宫颈健康状况,避免因雌激素影响加重潜在疾病。
4、肝肾功能检查
药物需经肝脏代谢、肾脏排泄,因此用药前需检测转氨酶、胆红素、肌酐等指标。若存在肝功能异常或肾功能不全,可能需调整用药方案或选择其他避孕方式。
5、凝血功能检查
短效避孕药可能增加血栓风险,建议检测凝血酶原时间、D-二聚体等指标。存在遗传性血栓倾向、抗磷脂抗体综合征等凝血异常者应禁用此类药物。
用药期间需遵医嘱定期复查,若出现头痛、胸痛、下肢肿胀等症状应立即就医。建议保持健康生活方式,避免吸烟、饮酒,控制体重以降低血栓风险。具体用药方案和检查频率应根据个体化评估结果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