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失眠的药物选择需根据具体病因和病情决定,常见的包括苯二氮䓬类受体激动剂、褪黑素受体激动剂、抗抑郁药等,建议在医生指导下规范使用。
苯二氮䓬类受体激动剂如地西泮片、阿普唑仑片、艾司唑仑片等,可通过增强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性递质γ-氨基丁酸发挥作用,帮助缩短入睡时间并延长睡眠时长。这类药物起效快,但长期使用可能产生依赖性,通常建议短期按需服用。非苯二氮䓬类药物如右佐匹克隆片、唑吡坦片等,具有选择性作用于特定受体亚型的特点,引发肌肉松弛等副作用的风险相对较低。
褪黑素受体激动剂包括雷美替胺片、阿戈美拉汀片等,通过模拟内源性褪黑素调节睡眠觉醒周期,适用于昼夜节律紊乱型失眠,对伴有抑郁症状的患者可能具有双重调节作用。抗抑郁药如米氮平片、多塞平片等,可通过调节5-羟色胺等神经递质改善伴发焦虑抑郁的失眠症状,尤其适合慢性失眠患者。
对于轻度失眠,短期可使用药如苯海拉明片,但该类药物存在耐药性发展快、次日嗜睡等缺点。中重度失眠建议及时就诊,医生可能根据具体情况开具佐匹克隆胶囊等新型镇静药物。需注意所有助眠药物均存在潜在副作用,用药期间需遵医嘱调整剂量,避免突然停药引发戒断反应。建议联合睡眠认知行为治疗等非药物干预措施,建立规律的睡眠节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