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溪穴是手太阳小肠经的常用腧穴之一,位于手掌尺侧,第五掌指关节后缘凹陷处。该穴位在中医针灸和推拿中具有疏通经络、缓解疼痛、调节气血等作用,常用于治疗头颈肩背部位的疼痛或不适。
1、位置
后溪穴位于手掌尺侧边缘,微握拳时,小指掌指关节后的赤白肉际凹陷处。取穴时可轻握拳,在第五掌骨小头后方触及的凹陷即为该穴。准确定位有助于针灸或按摩时精准刺激穴位,发挥疗效。
2、功能主治
从中医理论分析,后溪穴属于八脉交会穴之一,通督脉。具有疏经活络、清热利湿的功效,对落枕、急性腰扭伤等急症有显著缓解作用。临床常用于治疗头痛、项强、目赤肿痛等头面部病症,以及手指挛痛、肩臂疼痛等运动系统疾病。
3、临床应用
该穴位在临床上常配合其他穴位使用。如配合天柱穴治疗颈项强痛,配合肾俞穴改善腰痛,配合大椎穴缓解发热症状。现代研究显示,针灸此穴可通过调节神经传导缓解肌肉痉挛,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4、按摩方法
日常保健可用拇指指腹垂直按压穴位3-5分钟,力度以产生酸胀感为宜。按摩时可配合旋转手腕动作,增强对穴位的刺激。注意避免暴力按压,皮肤破损或局部感染者不宜操作。
后溪穴作为重要的治疗穴位,建议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进行针灸治疗。自行按摩时应注意手部清洁,若出现持续疼痛或不适症状,应及时就诊明确病因。孕妇及特殊体质者使用前需咨询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