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翅虫的毒液可能对婴幼儿造成更大的危害,但实际风险通常与接触机会有关。婴幼儿皮肤较为娇嫩且免疫系统尚未完善,若接触到隐翅虫毒液可能反应更明显,但日常活动中直接接触的概率相对较低。
隐翅虫毒液中含有酸性物质,接触人体皮肤后可引发隐翅虫皮炎,表现为红斑、水疱或糜烂。由于婴幼儿皮肤屏障功能较弱,毒液刺激可能更快渗透并引发更明显的红肿、疼痛反应。但婴幼儿日常多在监护下活动,暴露于户外草丛等隐翅虫栖息环境的几率较成人低,实际受侵害的概率可能并未显著增高。
家长需注意保持婴幼儿活动区域的清洁,定期清理室内外杂物和积水。若发现婴幼儿皮肤出现不明原因的红肿、溃烂,应及时用清水冲洗并避免抓挠。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炉甘石洗剂、地奈德乳膏等药物缓解症状,如出现发热或皮损扩散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