腺样体面容是否需要正畸治疗需结合患者年龄、腺样体肥大是否解除以及颌面部发育情况综合判断。对于生长发育期的儿童和青少年,建议在解除腺样体肥大问题后评估是否需要正畸干预。
1、腺样体肥大未解除的儿童
若患者仍存在腺样体肥大导致的持续性口呼吸,首要治疗是解除呼吸道阻塞。可通过鼻用糖皮质激素喷雾剂(如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缓解黏膜水肿,严重者需行腺样体切除术。此阶段过早进行正畸可能影响后续颌骨自然调整。
2、解除病因后的颌面畸形
对于已行腺样体切除术但存在牙弓狭窄、上前牙前突等问题的患者,8-12岁是功能性矫治的黄金期。可选用上颌扩弓器、肌功能训练器等装置引导颌骨正常发育,改善面型。此阶段干预可避免成年后复杂治疗。
3、成年患者的骨性畸形
18岁以上骨骼定型者若存在严重下颌后缩、开唇露齿等问题,单纯正畸难以改善骨性结构,需正畸-正颌联合治疗。通过正颌手术调整颌骨位置,术后配合固定矫治器精细调整咬合关系。
建议家长在发现儿童长期口呼吸、睡眠打鼾等症状时,及时就诊耳鼻喉科和正畸科。早期干预可最大限度利用生长发育潜力,减少成年后手术概率。治疗过程中需定期复查,由多学科团队根据气道状况、牙齿替换进程和骨骼发育阶段调整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