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眩晕症的家庭护理方法主要包括环境调整、休息与体位管理、饮食管理、用药护理以及安全防护等措施,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综合护理。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治疗。
1、环境调整
保持室内安静、光线柔和,避免强光直射或频繁变换光线亮度。眩晕发作时需关闭门窗减少噪音干扰,必要时可使用遮光帘或眼罩降低视觉刺激。夏季避免空调冷风直吹头部,冬季注意头部保暖。
2、休息与体位管理
急性发作期应指导患者取舒适卧位,通常建议仰卧位并将头部抬高15-20度,避免突然改变体位。日常活动时起身、转头等动作需缓慢,可遵循"三个30秒"原则:醒后平躺30秒、坐起30秒、床边站立30秒后再行走。
3、饮食管理
建议采用低盐低脂饮食,每日钠摄入量控制在3-5克。适当增加核桃、鱼类等富含ω-3脂肪酸的食物。注意补充水分,每日饮水量不少于1500ml,避免饮用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饮料。伴有呕吐时应少量多次饮用淡盐水。
4、用药护理
严格遵医嘱服用倍他司汀、氟桂利嗪等改善循环药物,注意观察地西泮等镇静药物的嗜睡副作用。使用前庭抑制剂时需警惕药物依赖,服药后2小时内避免下床活动。中药制剂如眩晕宁片需注意与西药的服用间隔。
5、安全防护
在卫生间、楼梯等区域安装扶手,床边设置护栏。建议穿着防滑鞋,行走时使用四脚拐杖。日常活动范围避免摆放地毯、电线等易绊倒物品,夜间保持地灯照明。外出时需家属陪同,避免驾驶或操作器械。
家属需每日监测患者血压、心率及眩晕发作频率,记录每次发作的持续时间和诱发因素。若出现持续旋转感超过24小时、伴随剧烈头痛或听力下降等情况,应立即送医。护理过程中需保持耐心,避免责备或催促患者,可通过音乐疗法、深呼吸训练帮助缓解焦虑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