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炎患者可以通过保持咽喉湿润、调整饮食、药物治疗、避免刺激以及增强免疫力等方式护理咽喉。日常需注意合理用嗓,出现不适及时就医,避免病情加重。
1、保持咽喉湿润
咽炎患者咽喉黏膜较为敏感,容易受干燥刺激引发不适。日常可使用加湿器维持室内湿度在50%~60%,外出佩戴口罩减少冷空气直接刺激。建议少量多次饮用温水,每日饮水量保持在1500~2000ml,有助于稀释分泌物,缓解咽干、咽痒症状。
2、调整饮食结构
避免摄入辣椒、酒精等刺激性食物,减少油炸、过烫或过硬食物的摄入。可适当增加梨、银耳、百合等润喉食物的摄入,同时补充富含维生素C的猕猴桃、橙子等水果,有助于促进黏膜修复。急性发作期建议选择米粥、蒸蛋等软质食物。
3、规范药物治疗
细菌感染引起的咽炎可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克肟片等抗生素。局部用药可选择西地碘含片缓解灼痛感,或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抑制口腔细菌。慢性咽炎患者可服用蓝芩口服液、蒲地蓝消炎口服液等中成药,但需避免自行滥用抗生素。
4、避免咽喉刺激
戒烟并远离二手烟,烟雾中的焦油会损伤咽部纤毛。避免长时间高声说话或过度清嗓,教师、歌手等职业人群建议每45分钟休息10分钟。粉尘环境工作者需加强防护,回家后及时用生理盐水漱口清除残留颗粒物。
5、增强身体免疫力
保证每日7~8小时睡眠,避免熬夜导致抵抗力下降。适当进行慢跑、游泳等有氧运动,每周3~4次,每次30分钟。秋冬季节可接种流感疫苗,降低上呼吸道感染诱发咽炎复发的风险。情绪焦虑者可通过冥想、深呼吸等方式减压。
咽炎患者若出现持续发热、吞咽困难或呼吸不畅等症状,应及时到耳鼻喉科就诊。药物治疗需严格遵循医嘱,避免自行增减药量或延长疗程。日常记录咽喉不适的发作频率和诱因,复诊时向医生详细说明,有助于制定个性化护理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