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不排卵导致子宫内膜增厚,可能与体内缺乏孕激素、雌激素持续刺激以及子宫内膜增生等因素有关。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可能引发内膜异常增厚甚至病变。
1、缺乏孕激素
正常排卵后黄体会分泌孕激素,使子宫内膜从增殖期转为分泌期,并周期性脱落形成月经。若长期不排卵,孕激素水平不足,子宫内膜无法正常转化和脱落,导致持续增厚。此时可遵医嘱使用黄体酮胶囊、地屈孕酮片、醋酸甲羟孕酮片等药物补充孕激素,促进内膜转化。
2、雌激素持续刺激
无排卵周期中,卵泡持续分泌雌激素但无孕激素拮抗,雌激素长期刺激会使子宫内膜过度增殖。这种情况多见于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需通过炔雌醇环丙孕酮片、雌二醇片/雌二醇地屈孕酮片等雌孕激素联合治疗,抑制内膜过度生长。
3、子宫内膜增生
长期不排卵引起的雌激素暴露超过5年,可能发展为子宫内膜增生。其中单纯性增生可通过甲羟孕酮片、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等治疗;复杂性增生伴非典型增生则属于癌前病变,需宫腔镜评估后行大剂量孕激素治疗,必要时需手术干预。
建议长期月经紊乱或确诊无排卵的患者,定期进行超声检查监测内膜厚度,同时检测性激素六项。若发现内膜异常增厚(超过12mm),需及时行诊断性刮宫或宫腔镜检查,排除内膜病变。所有药物治疗均需在妇科医生指导下进行,避免自行用药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