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患者通常建议在出院后1-3个月、3-6个月以及每年定期复查,具体时间需根据病情调整。复查有助于评估恢复情况、调整治疗方案并预防复发。
1、出院后1-3个月
首次复查需评估神经功能恢复程度,例如通过NIHSS量表检测肢体活动、语言能力等改善情况。医生可能复查颅脑CT或MRI观察病灶吸收情况,同时监测血压、血脂、血糖等指标是否达标。若患者存在吞咽障碍或认知功能下降,需进行康复科专科评估。
2、3-6个月复查:此阶段重点监测药物疗效及副作用,如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或抗凝药(华法林钠片、利伐沙班片)的出血风险。需复查颈动脉超声观察斑块变化,必要时调整他汀类药物(阿托伐他汀钙片、瑞舒伐他汀钙片)剂量。存在心房颤动的患者需复查心电图和心脏超声。
3、每年定期复查
长期随访需综合管理危险因素,包括糖化血红蛋白、同型半胱氨酸等代谢指标。通过经颅多普勒超声评估脑血流动力学,认知功能量表筛查血管性痴呆风险。若患者出现头痛加重、肢体麻木等新发症状,需提前就诊。
患者日常需遵医嘱服用二级预防药物,每日监测血压并控制在130/80mmHg以下。饮食应低盐低脂,每周保持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家属需学习识别言语不清、口角歪斜等复发征兆,发现异常立即拨打急救电话。